|一纸通知!今年县城迎来“春天”?遏制人口流失、住宅限高更宜居

|一纸通知!今年县城迎来“春天”?遏制人口流失、住宅限高更宜居

文章图片

|一纸通知!今年县城迎来“春天”?遏制人口流失、住宅限高更宜居

文章图片



改革开放40年 , 中国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 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 , 而城镇化 , 就是成就这些奇迹的最大动力之一 。 大量人口离开农村前往城市打拼 , 以此形成了庞大且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最大的消费市场 , 以及百万亿市值的房地产市场 。
根据官方数据 , 2021年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 , 有9.1亿人常住在城镇 , 其中我国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 , 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 , 两者共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 。 也就是说 , 城市常住人口仅有6.6亿 , 城市化率约47% , 如此巨大的城镇化空间 , 光靠少数一二线城市根本无法承载 , 而县城 , 无疑是城镇化新的支点 。
一纸通知 , 2022年会改变很多城市 , 尤其是小城市的命运 。
近日中办和国办发了一份意见 , 核心内容是“改革县城” , 具体来看 , 不同县城有不同的发力点: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
1 , “大城市周边”是重点发力县城
需要注意的是 , 这类县城其实没有多少 , 一般存在于沿海发达区域 ,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 , 国内有“千亿县”43个 , 其中沿海就占了35个 , 分别被江浙、福建、山东瓜分 , 另外中西部有8个 , 而经济大省广东却颗粒无收 。 这些县城本身不缺乏实力 , 又基本位于大城市周边 , 人口持续涌入 , 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
2 , 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发展农产品县城
不同于千亿县都分布在大城市周边 , 有特色产业的县城可以说“全面开花” 。 比如产煤大县陕西的神木市、内蒙古的准格尔旗 , 还有贵州仁怀的白酒 , 浙江诸暨被称作“中国珍珠之乡” , 哪怕是大家平常都忽略的东北河北等地 , 也有产羊绒的清河 , 宾县的小吃 。 可以说 , 在很多默默无闻的县城 , 却承载着关乎国民经济的产业 。
文件中还提到一类县城:转型发展“人口流失县城”
这一类县城 , 是1866个县城中的大多数 , “人口流失”是他们绕不开的趋势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龙瀛统计 , 2010-2020年间中国人口流失的区县占比52% , 人口流失的行政城市(市辖区)266个 , 占比39%(不含新疆数据) 。 而东北则是重灾区 , 七普数据显示 , 东北40城中 , 近十年只有沈阳、大连、长春3城人口正增长 , 其他全部负增长 。
转型路漫漫 , 对于资源枯竭 , 产业单一且经济薄弱的县城来说 , 已经形成了处处见高楼 , 但栋栋有空置的情况 , 所以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集聚 , 或者向周边有经济优势城市转移 , 极有可能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推动县城发展背后 , 还有更深层次的逻辑:
其一 , 城镇化背景下 , 遏制一城独大
众所周知 , 随着社会进步 , 一些城市越来越大 , 各种人口资源和产业都不断缩小 , 聚集到这些城市 。 然而城市可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 , 只有不断通过区划调整 , 做强做大城市版图 , 所以撤县设区或者撤区设市就被广大城市所运用 。
民政局数据显示 , 2009-2019年间 , 全国撤县141个 , 同期增加市辖区110个 , 有些城市甚至率先进入“无县时代” , 这也是为什么千亿县中 , 像广深、厦门这样的省级城市颗粒无收 。 除了我们熟知的沪深京广、南京、青岛等大城市 , 不少中小城市也紧随其后 , 在过去5年就有74个地市完成了撤县建市或设区的动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