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融信余丽娟:与“均好性”相比 “长板”对房企更重要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度以“黑马”姿态跃入外界视野的融信中国,近年来正逐渐变得稳健。2018年迈入“千亿俱乐部”之后,融信有意放慢脚步,在战略、架构等方面作出调整,弥补了管理中的缺口,同时有效降低了负债率。2020年,融信在实现1500亿的销售额的同时,“三道红线”也全部达标,是民营房企中为数不多的“绿档”。
融信一直坚持区域深耕策略,除了大本营福建外,位于长三角的浙江、沪苏区域也是其深耕的重点。今年开始,融信陆续将原有的10大区域调整为7个,进一步增加管理颗粒度,提升运营效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融信高速扩张后自我调整的延续,也是着眼今后发展的蓄力之举。融信集团总裁余丽娟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投资颗粒度和管理颗粒度的细化,是近两年来融信最大的变化,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出身于营销一线的余丽娟,于2019年被任命为融信集团总裁,她也成为地产圈首位80后女总裁。近日,余丽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从一位掌舵者的视角,深度解读融信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理念和调整思路,也对房地产业面临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提出自己的理解。
负债率|融信余丽娟:与“均好性”相比 “长板”对房企更重要


融信余丽娟
千亿融信的调整思路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融信曾经因发展速度快而受到外界的关注,规模迈入千亿之后,公司正在变得更加稳健。近几年,融信在战略目标、管理架构、企业策略等方面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基于什么样的思路?
余丽娟:这几年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融信的投资更谨慎了,投资颗粒度更细了。
我们之前的策略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去拿一些便宜的地,即使负债率高一些,但利润是有保障的。到2017年,公司的负债率比较高,而且这两年结转的时候,发现部分地块的成本偏高,毛利很低。这些问题开始在报表中体现出来。
从2018年开始,我们感觉应该踩一下“刹车”,把负债率降下来。我到集团后,给投资部门的一个要求,就是绝对不拿亏的地,它可以不挣钱,但是绝对不能亏。具体来说,要么这个城市非常的安全,要么它的利润率非常高。
在投资颗粒度上,我们成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即“投决会”),对地块进行集体决策。一宗土地经过区域公司评审,上到集团层面的时候,投决会必须有超过80%的人赞成,公司才会参与这块地的竞争。
《21世纪》:这样会不会影响到规模扩张?
余丽娟:这要看企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当企业规模处在100亿到500亿的时候,你可以“野蛮生长”,因为这个规模不会带来太大的管理压力。但是当企业的规模达到千亿时,就需要适时放缓节奏,来练练内功,不然问题就会不断累积,并爆发出来。
另外还要看处于什么样的市场。当市场好的时候,企业的业绩很容易做起来,所有人都认为你的能力很好,但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就会被掩盖,这就是所谓的“一白遮百丑”。只有在市场慢下来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自身的问题。
这两年,融信的规模扩张并不快,但管理颗粒度提升了非常多。原来区域跟集团之间还是有一些管理盲区的,我们通过对区域进行分类、调整管理架构,将一些缺口补起来,管理的系统性更好了。有人认为现在的融信更保守了,其实不是保守了,而是盲区少了,所有的风险点都能看到,这样就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决策。
《21世纪》:你如何看待规模效应?在这个阶段,规模的重要性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