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新中国葡萄酒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 , 我国仅有8家葡萄酒厂 , 葡萄酒年产量仅百余吨 。
1949-1979年为葡萄酒产业形成阶段 。 在几经波折的发展过程中 , 葡萄酒产业主体不断成长 , 行业秩序初步建立 , 产业雏形基本形成 。
1980-1999年为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期 。 一大批新型葡萄酒企业建立 , 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 产量快速增长 , 干型葡萄酒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
从21世纪初开始 , 西部葡萄酒产区崛起 , 葡萄酒产品结构调整提速 , 葡萄酒产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 2002年 , 张裕葡萄酒公司和法国卡斯特公司合作建立张裕-卡斯特酒庄 , 首次将酒庄概念引入国内 , 开启了我国葡萄酒生产的新模式 , 并创立了“葡萄园+葡萄酒+旅游”三业融合的新形式 。
【企业|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近年来 , 葡萄酒产业升级明显提速 , 酒庄建设步伐加快 , 尤以山东、宁夏、新疆、河北最为突出 , 出现了若干个酒庄集群 。 2013年至今 , 我国葡萄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 国产葡萄酒品质大幅提升 , 进口葡萄酒大量涌入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近日 , 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草案)》规定 , 白葡萄酒甲醇含量≤250mg/L , 桃红葡萄酒甲醇含量≤250mg/L , 红葡萄酒甲醇含量≤400mg/L 。 同时 , 感官要求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 , 无异味、无异臭;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 ,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 此外 , 葡萄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房玉林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 , 迄今为止 , 我国葡萄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已有强制标准10项、推荐标准18项 , 还有多项与葡萄酒相关的行业、团体标准 , 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 , 对有效监督葡萄酒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葡萄酒行业技术工艺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部分技术领先国际水平
“近几年 , 葡萄酒原料基地向西北转移 , 大型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 。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记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葡萄酒产业发展不平衡 , 从地域上表现为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 。 从葡萄酒产量东西部占比来看 , 东西部之比约为17∶5 。 东部企业受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影响 , 将原料基地、原酒生产向西部布局 。 西部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 但产业发展受资金、市场等因素制约 。 以张裕为代表的东部企业已在新疆、宁夏建立大规模的原料基地、酒庄及原酒发酵中心 。
李记明指出 , 我国葡萄酒酿造技术、设施设备、质量标准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发展 , 部分产品质量安全性指标甚至严于欧美国家标准 , 而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国家评委于庆泉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葡萄酒从含糖量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 , 从颜色可分为红、白、桃红葡萄酒 , 还有特种工艺加强酒、起泡酒 , 冰酒等 , 加上不同品种、产区、年份等因素 , 种类繁多 , 风格多样 。
目前 , 我国葡萄酒企业有600余家 , 包括张裕、中粮长城、威龙股份、通葡股份、中葡股份、通天酒业、西部创业、楼兰酒庄、伊珠股份、芳香庄园、太阳谷、原歌酒庄、法赛特酒等知名企业 。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我国拥有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130家 , 完成酿酒总产量41.33万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