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记文言文翻译


右溪记文言文翻译


“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展览现场 卢旭摄
《荔枝碑》 原刻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韩愈撰 苏轼书 廷桂刻
摩崖石刻是一种与山体结合的历史文物 , 兼具“化育群伦”“记功立言”的功能 , 被称为“石头上的文学史”“石头上的书法字帖” , 其拓片也是一种特殊的文物 。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便集结了以《大唐中兴颂》为代表的永州地区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约60件(套) , 从“民安国定 , 摩崖颂中兴”到“地缘人彰 , 山水绿潇湘” , 人们畅游于“字”林“文”山 , 欣赏千里之外的古人书作 , 感受永州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 。
永州 , 古称零陵 , 地处潇、湘二水交汇之处 , 是荆楚至岭南的水运要冲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 , 享有“潇湘”之美名 。境内山水相依 , 景致绝佳 , 水清石秀 , 宜于镌刻 。在上世纪40年代 , 由原北京图书馆参考书目部主任杨殿珣先生撰写的《石刻题跋索引》一书中统计 , 当时全国北宋前诗词石刻共344种 , 其中湖南省最多 , 有64种 , 居全国第一 , 而湖南的这64种全部分布在永州 , 共计2000余方 。可以说 , 全国所存摩崖石刻 , 湖南最多;湖南所存石刻 , 永州最多 。
唐中元结
永州摩崖的开辟者
永州摩崖石刻的开辟形成 , 离不开一个人——唐代文学家元结 。
公元766年 , 唐永泰二年 , 元结因平叛安史之乱有功 , 第二次被封为道州刺史 , 道州即今天的永州道县 。他从潭州 , 即今长沙坐船赴任 , 途经永州东北部祁阳县 , 看到一处山石嶙峋、溪水清澈之地 , 颇为欣喜 , 他希望退休后可以在此结庐而居 , 以追慕陶渊明的心境 。在得知此溪还没有名字时 , 元结心中大喜 , 为其取名“浯溪”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碑林
元结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浯溪铭》 。第二年 , 他又写了《峿台铭》《痦亭铭》 , 与前者合称“三铭” , 并请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悬针、钟鼎三种风格各异的篆体书写出来 , 刻在了三处摩崖上 , 成为“浯溪碑林”的开山之作 。
元结行至江华县 , 见岩洞幽奇 , 景色怪异 , 便写下一篇《阳华岩铭》 , 江华县令瞿令问见了 , 说如此好的铭文 , 应当刻在这石头上 , 以示后人 。元结表示同意 , 但在铭的前面加了一段序言 , 使之变成《阳华岩铭有序》 。瞿令问便亲自书写 , 并雇人将铭文刻在了阳华岩的石壁上 。时至今日 , 它是阳华岩石刻中年代最久远、字体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方 。
江华县城附近还有一座险峻山势、千姿岩石、郁苍树木的山 , 山下溪流潺潺 , 游鱼可鉴 。元结在江华县令瞿令问等人的陪同下 , 登上山顶 , 并在凉亭小憩 , 他不禁感叹“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 , 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 , 诗人兴趣一来 , 不仅为亭命名“寒亭” , 还作《寒亭记》摹刻于石上 。元结的诗文 , 仿佛给寒亭涂上了一层金粉 , 使之远近驰名 。
同年的冬天 , 元结奉命去潭州工办 , 看到永州城外潇水西岸一带的石头十分怪异 , 于是停船上岸 , 带着随从探寻发现一处岩洞 。他将岩洞命名为朝阳岩 , 为此写下《朝阳岩铭》 。写完之后 , 元结意犹未尽 , 又写了一首《朝阳岩诗》 , 委托人刻在岩石上 , 不经意间 , 又开辟了朝阳岩 。
元结开辟的这些摩崖石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磁场 , 吸引了后世历代书家和文人到永州观摩游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