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转折点:房子重回1万元以内,今后买房更简单?别太天真了( 二 )


第一财经报道 , 已发布流动人口数据的30个省份中 , 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和四川6省 , 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2000万人 。 与此同时 , 七普数据结果提显示 , 我国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 。 由此更加凸显了人口正在向少数地区 , 向大城市聚集 。

从新生儿数量来看 , 统计年鉴显示 , 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 , 为42年来的新低值 。 官方已经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 , 自2016年二娃放开后 , 2017到2020年 , 每年新生儿分别为1725万、1523万、1465万、1200万人 , 新生儿量三连跌 , 1.3的总和生育比例 , 已经低于国际标准 , 让人口出现负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出生率下降幅度之快 , 足以看出人口形势的严峻程度 , 没了“力量” , 哪里还有城市化基础 , 也预示着楼市扩张动力越来越小 。
有人可能会说 , 三娃开放后应该会来一次新的高峰 , 各地假期、“发钱”等措施纷纷到来 , 但实际上 , 这种情况恐怕短期内难以逆转 , 下一代不仅仅是假期、一点点补贴的问题 , 而是长期的教育、生活成本 , 生一个娃 , 操一辈子的心 , 更何况两个三个呢 。

另一方面 , 货币流向楼市的道路 , 已经被封住了10月末的M2余额233.62万亿元 , 增速8.7% , 对比年初10.1%的增速 , 可以看出货币“闸门”已经关上了 , 市场上的钱会越来越紧张 。 作为社会资金最大蓄水池的楼市来说 , 当然也不例外 。
除了发币量减少 , 央行也早有准备 , 将进入楼市的资金进行重重限制 , 不仅审贷难度大、额度减少 , 更重要的是 , 利率水平上升 。 以此也深深影响了购房者的买房成本 , 利率越高 , 对房价的压制作用就越强 , 下半年以来 , 房价指数90%下降 , 各地成交量普遍下跌 , 不乏深杭等热门区域 , 可以看出遏制投机风 , 稳住房市已经成绩斐然 。
不过 , 地产已经走向下行周期 , 这样疲弱的环境 , 难道房地产真的不能再抱希望了吗?实际上 , 在11月初的会议上就提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 , 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 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

看到这里 ,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 , 对大环境 , 楼市不可能再重复像棚改、降首付、大水漫灌的过去式 , 房住不炒不会有任何改变;对城市也不会允许有房价暴涨暴跌的情况发生 。 虽然继高层“两个维护”、“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上支持首套房购房者”表态后 , 银行有所行动 , 利率也出现松动 , 但重点只是首套房者 。 在按揭集中管理制度下 , 利率放水是不可能的 。
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一点 , 为什么LPR连续19个月维持不变了 , 楼市正在用行动“回应”市场关切 , 把“水龙头”关的小一点 , 同时封堵资金进入楼市的口子 。
房说君认为 , 因为人口和货币分别代表了房市的长短期趋势 , 因此当前的逆转信号基本奠定了明年楼市的环境 。 基于此 , 一系列措施迅速覆盖了供求两端 , 并衍生出辅助手段帮助市场尽快回归稳定 , 所以去杠杆、挤水分仍为当务之急 , 不仅要让人看到解决养育问题的希望 , 也要将楼市不可能有“大幅上涨”的基础得以延续 。
两大“逆转”信号 , 明年房子买还是卖?马光远说清楚了
经济专家马光远在11月19日观点 , 近期的房地产措施虽然已见顶 , 但不意味着市场马上反弹 。 而且现在的环境 , 不仅不可能马上反弹 , 更不可能报复性反弹 , 零概率像过去一样疯狂 。 市场各方参与者都要理清事实 , 房地产作为最好投资品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