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和无数正在“消失”的地方食品品牌

作者:Dodo
编辑:Yanyan、BoBo
一日中午出去觅食 , 饭菜上桌 , 发现商家附赠了一盒蜜桃味饮料 。
打眼一看:简陋的字体 , 土气的大粉红 , 风格大概停留在十年前……不用看配料就知道它会“甜入人心” 。
扫到生产商信息那一栏后 , 意外发现亮点 , 拿给身边的同事:“你老家的牌子哎 , 认识不?”
她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 , 告诉我:这个牌子 , 自己从小喝到大 , 算是“地方驰名品牌”了 。 但在大上海 , 是第一次见到 。
这盒粉红饮料的贸然出场 , 让我也产生了一种穿越感 , 顺带着调动起深藏的某些回忆——小时候 , 无论有没有零花钱买吃的 , 每天总要和小伙伴去几趟小卖部 , 盯着架子上的零食两眼放光 。
食品|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和无数正在“消失”的地方食品品牌
文章图片
童年零食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一毛两颗的糖果、五毛一袋的辣条、一块钱一瓶的汽水……有许许多多 , 陪伴了我们长大成人的零食饮料牌子 。
多年后 , 我们长大了 , 开始吃三只松鼠、良品铺子 , 买各种网红奶茶和气泡水 , 把“种草”“养生”“低卡”这些新潮词汇挂在嘴边 。
而那些“家乡限定”的本地品牌们 , 像这盒蜜桃汁一样 , 逐渐退出了小卖部和商超的货架 , 被遗忘在遥远的过去 。
它们 , 似乎正在加速消失 。
01、再也买不到的童年零食 , 正在“消失”的地方牌子 2019年 , 歌手刘森在网易云发了一首歌《县城》 , 一万多条评论里 , 最前排的是来自“烧机哥_”一条留言:
“其实 , 北上广深大概只占全国面积的0.33% , 加上新一线城市 , 也只是占了全国面积的3% 。 在剩下的97%的土地上 , 有着约300个地级市 , 3000个县城 , 40000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 。 全国约84%的人在这里消费 , 生长 。 ”
除了人 , 绝大多数的地方品牌 , 也在这97%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 县城们感叹失去了年轻人 , 地方品牌除了失去人们 , 还在失去小县城 。
在2018年前后 , 自媒体上突然涌现一波“回忆杀” 。 大家回过头来突然发现 ,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吃的零食、喝的饮料 , 那些承包我们童年的本地牌子 , 基本都买不到了?
食品|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和无数正在“消失”的地方食品品牌
文章图片
80、90后“有钱也买不到童年零食”的回忆杀图片来源:微信
“消失”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 毕竟线下“血战”的故事从来没有停止过 。 过去数十年间 , 可口可乐百事、娃哈哈、旺旺、今麦郎、达利们构建出千亿下沉市场 , 很多地方品牌连大点的超市都进不去 , 只能在小卖部、夫妻店、餐饮店站一站脚跟 。
前段时间 , 娃哈哈宣布推出非常可乐无糖系列 , 属实又带起了一波怀旧 。 这款“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再次活跃在大众面前时 , 自带一种沧桑的故事感 。 可乐百事的城墙 , 娃哈哈这种全国大品牌突破起来都极为艰难 , 更不用说一众地方牌子了 。
重庆商报曾报道 , 沉寂了20多年的天府可乐 , 历经艰辛终于得以复出后 , 在刚刚起步的2016年和2017年 , 便遭遇挫折 , 利润亏损额分别达到1387万元和1695万元 。 [1]
还有一个品牌 , 则经历了从地方到全国 , 又回到地方的大起大落 。
“始创于1986”的华丰方便面 , 在上世纪 , 靠一款三鲜伊面走出广东 , 一度风靡全国各地 。 但随着康师傅、统一双雄驾到 , 2000年前后华丰开始走下坡路 , 逐渐退守广东本地市场 。 2018年 , “华丰方便面要退出市场”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 , 让不少人挥洒了一波眼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