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率|城镇化进入中后期,房地产急需双碳行动: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新解城市未来发展( 二 )


五是县城。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使它们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六是县域城镇和村镇。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宋春华提醒说,在新格局下,对城市更新内涵应该有一个全面认识,不是原来的旧城改造,也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而是一种新形态下的发展方式。
建筑房地产业要总体部署双碳行动
实现“双碳”目标,就要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宋春华说,“我们已经向国际社会作出了承诺,就是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要求在城乡建设中,建筑业、房地产业应加强双碳目标战略研究,尽快制定行动方案,要做出总体部署,这是一个大的顶层设计。”
在他看来,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这是最为关键的事,当务之急有两个:一是延长建筑安全使用期年限,将50年(一般建筑)延长至75~100年;二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并在有条件提前达峰的地区强制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有效降低运维阶段的能耗。
宋春华还提出,要杜绝大拆大建,建立建筑拆除方面的法规,未经鉴定、论证、报批的公共建筑及老旧楼宇不得随意拆除。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的建筑,有些地方要提前达峰,这些地方应该强制推行近零能耗的建筑,因为大量的能耗是在运维阶段。
未来需要“六好”城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国“十四五”规划给出了目标,即“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在建设模式选择上,宋春华说,要选择集约紧凑型建设模式,即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新模式,要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句话:要建设立体城市、复合建筑这两大体征。
宋春华强调说,城市更新是发展工程,要让城市得以更充分地发展,着眼于系统治理“城市病”,通过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保护好历史文化,塑造特色风貌,建设适应现代生活的完整社区,使城市更宜居、更具韧性、更可持续。
城市更新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点是改造提升 “三老”(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村”(城中村)存量片区功能。对老旧建筑应尽量加以保护、改造、利用,杜绝大拆大建。”
城市更新是民生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社区和建筑的宜居性,满足群众对人居环境及工作、生活、休闲条件的更高要求。为此,他呼吁,因地制宜对住宅建筑的户型、功能布局、成套化设备、适老化设施等进行调整、完善和配套,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现代居住要求。
城市更新是减碳工程。宋春华说,实施绿色建造,以智慧建造为技术支撑手段,大力推广工业化(装配式)建造方式,实现建造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绿色化。同时,推广绿色建材,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全过程中,建材是大头,尤其是水泥和玻璃,因此应该生产低碳、环保、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实现建材生产的低碳化。淘汰更新落后部品,使用节水节能设备。
城市更新还是文化工程。宋春华认为,必须强化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在地文化,传承文脉,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与转化,塑造特色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精神,形成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通过城市更新,开辟更多的公共空间,植入公共艺术,形成新的记忆场所和活力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