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找合作办厂的工作 义乌找合作办厂( 五 )


居安思危,义乌小商品城启动了最早的电商项目“ON CCC”,但发展并不顺,做了4年后剥离出来 , 衍生为“义乌购”,与B2B模式的阿里1688类似 , 但只是把线下商户搬到线上做商品售卖 。而从信息化部调离后,小颖在公司进行了多业务轮岗,如今主要从事义乌小商品城的供应链相关工作 。
2010年,义乌郊区的青岩刘村判断做电商,背靠当地供应链资源肯定会“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村里果断拿出50万与电信合作,把“4兆光纤”宽带入户,当时最快网速的基础配套,让这个原本不到1800人的小村,跑成了“中国网店第一村”吸引来2万多电商从业者,农民自建房而后升级成电商产业园 。到2018年时,该村电商年销售额突破了60亿 , 订单量达12万/天 。
后续,以青岩刘村为范本的电商村,在义乌周边全面开花 。让义乌一跃成为全国快递量和电商注册公司数量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 。一个人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淘货,一个人守在出租房电脑前回顾客信息,成为最初电商创业“草根班子”的原型 。
电商市场的兴起 , 让义乌供应链碎片化、柔性化带来新挑战,仓储物流的集群效应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亲”的“江浙沪”包邮服务 , 没想到在下一个十年演变成“全国包邮”,以及演化成数次快递业的价格大战 。
第四个十年:2013年—2022年“逃出生天”
——产能过剩,产业链转移,品牌出海“破局”
随着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备,加之中国劳动力市场成本优势,地大物博的原材料优势 , 让中国只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早已告别了物资匮乏的时代 。
但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随即爆发,尤为明显的是2013年的鞋服行业库存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前三季度81家鞋服上市公司的库存货值累计近800亿,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 其中不乏七匹狼、森马服饰、美邦、安踏、李宁等知名品牌 。
“因为前十年亚非拉国家大量订单涌入,这些地区(落后、物质匮乏)的订单有个特点,只要价格便宜、不追求品质,不断有返单,所以造成虚假繁荣现象,一批香水还没运到港口就臭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量‘工业垃圾’输入全球 , 后面把义乌的名声搞坏了 。”吴劲洪如此吐槽道 。
义乌小商品市场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2016年发出构建“义乌好货”联盟的倡议 , 鼓励外贸升级,也就是鼓励货的供应链升级 。原来义乌很多小作坊 , 因为品控不稳定、质量不稳定而将被淘汰 。而2012年转型做自有品牌后的陶菊英,从最初没有产品标准 , 到后面每一个小螺丝、弹簧,甚至封箱密闭,都建立了自己的标准 , 保障产品线的稳定运行 。并在去年,收购了福建的一家五金卫浴工厂开始扩产能 。陈飞则在2015年,建立了自己工厂和自主研发团队,一部分满足自己剃须刀品牌的供应链需求;另一部分开放产能 , 接收外部订单提供产品定制业务 。
2015年,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与腾讯投资的滴滴打车偃旗息鼓,双方牵手合并,而经过一年的烧钱补贴大战,二者累计消耗24亿人民币,把“千团大战”后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向高潮 , 为后面“真香”的百亿补贴诞生 , 启发了灵感 。这一时期,海淘、微商代购开始盛行 。
从健身房行业抽身出来的李登科,在经历礼品定制行业进行二次创业,刚有起色又撞上了“八项规定”出台 。迷茫中的李登科发现做微商是赚钱的风口生意,便借助义乌当地供应链资源优势,试图打造多个“微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