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发酵粉的化学式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前言:
“发酵粉”是一种化学原料复合配出来的食品添加剂 , 使用的历史并不长,至于是肇始于中国还是发轫于西方则无从稽考,通常观点多倾向于后者 。
严格来说 , 用“发酵”两字来为这种食品添加剂命名并不恰当 。
因为通常所说的“发酵”来源于“酦酵”;
《韵会》曰:“酘谓之酦 。”
《集韵》曰:“酵,酒滓 。”
原义是指酿酒时作物发生变化的前后时期;“酦”居于作物酿酒时的前期变化 , 在这之后作物就会渗出液体来,那就是酒;
但是,此时的酒远未达到醇厚的境界 , 还须经历后期的深化,居于此时期的变化就称作“酵” 。
后来 , 人们就用“酦酵”——发酵来形容微生物、植物细胞、酵母菌等使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
然而,“发酵粉”之中既没有微生物,又没有植物细胞,更加没有酵母菌,全凭加热时发生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气体使面(麪)团膨胀 。
所以,广州人习惯将这种食品添加剂称为“发粉” 。
尽管两者只是一字之差 , 意义则大不相同 。
因为面(麪)点加工之中所谓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细胞或酵母菌使面(麪)中的有机物进行物理分解所生成的气体使面(麪)团蓬松 。
两者原理大相径庭 。

发酵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发酵粉的化学式


“发酵粉”是为麪(面)制品而设计,不允许在肉制品加工上使用
“发酵粉”的另一个别名——“泡打粉”,则来源于Baking Powder的音译 。
如果是直译的话,应为“烘粉”“焙粉”或“烘焙粉” 。
那么,“发酵粉”是什么食品添加剂呢?
正确来说,“发酵粉”应称为“复合膨松剂”——Mixed Leavening Agents或“化学膨松剂”——Chemical Leavening Agents 。
它是由碳酸氢盐、有机酸、酸性盐及明矾等复配而成 。
这种复配形式一般限定在麪制品(面制品)使用 。如果运用到肉制品,如烧鹅、烧肉及炸鱼皮等具明胶的肉制品,则不应按这个思路上设计 。只要处理好酸性原料与碱性原料的合理比例即可,过程不需要考虑产生二氧化碳(CO2)的问题 。
酸性原料可让生的肉制品表皮(明胶)软化甚至溶解;在高温下,肉制品表皮(明胶)先溶解后硬化再到酥化 。
碱性原料可让肉制品表皮(明胶)扩张性发韧;在高温下 , 肉制品表皮(明胶)直接朝硬化方向转变,以至脆化 。
酸性原料与碱性原料的比例及复合后的使用量是调节肉制品表皮(明胶)的酥脆效果的关键,酸性原料偏多,制品酥化强烈,碱性原料偏多,制品脆化强烈 。
原理就是如此简单 。
肉制品所用的酸性原料与碱性原料与麪制品(面制品)所用“发酵粉”的原料有重合,可借此了解一下 。
发酵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发酵粉的化学式


“发酵粉”的原料有的可用于肉制品的明胶(表皮)烧烤或油炸加工
正文:
“发酵粉”所用的碳酸氢盐可能是碳酸氢钠或是碳酸氢铵等;酸性物质可能是酒石酸或是柠檬酸 , 又或是乳酸等;酸性盐可能是酒石酸氢钾或是富马酸一钠 , 又或是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焦磷酸二氢钙、酸性磷酸铝钠等;明矾可能是钾明矾或是铵明矾,又或是烧钾明矾、烧铵明矾等 。
碳酸氢钠即“小苏打”,英文称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为NaHCO3,是俗称“纯碱”或“苏打”(Soda)的碳酸钠(Na2CO3)吸收二氧化碳(CO2)后结成晶体的碳酸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