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 。”“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 。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 。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原文】或曰①:“天道无亲②,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③!且七十子之徒④,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⑤ 。糟糠不厌⑥,而卒蚤夭⑦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⑧,暴戾恣睢⑨,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⑩ 。若至近世(11),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12),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13),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天道:指左右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 。无亲:没有私心,没有亲疏、厚薄之分 。③积仁洁行:积累仁德,使行为高洁 。④七十子:孔子受徒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七十,是举整数而言 。⑤空:空乏、穷困 。⑥糟糠:借指粗劣的食物 。糟,酿酒剩的陈渣 。糠,粮食之皮 。不厌:吃不饱 。厌,写作“餍” 。饱 。⑦卒蚤夭:终于早死 。蚤,通“早” 。夭,过早地死 。相传颜渊二十九岁白发,三十二岁死去 。⑧肝人之肉:挖人肝脏当动物的肉吃 。按“盗跖”云云,均系当时对这位奴隶起义领袖的诬称 。⑨暴戾(lì,力):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恣(zì,字)睢(suī,随):任意胡为 。⑩彰明较著:形容非常明显,容易看清楚 。彰、明、较、著,都是明显、显著的意思 。(11)近世:实则当世,这是避免招致灾祸的措词 。(12)择地而蹈之:选好地方才肯迈步 。不敢轻举妄动 。(13)行不由径:不从小路行走,比喻光明正大 。径,小路 。引申为邪路 。
【译文】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 。”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 。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 。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 。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 。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我深感困惑不解 。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推荐阅读
- 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诵读
- 长安春望卢纶赏析 长安春望原文翻译
- 昔吴起出遇故人翻译 昔吴起出遇故人原文及翻译
- 渡荆门送别朗读 渡荆门送别古诗翻译及原文
- 太白岭王安石翻译 太白岭王安石原文及其翻译和赏析
-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翻译 清平乐古诗原文拼音版
- 李密传字令伯原文翻译 李密传字令伯注释答案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翻译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翻译
-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
- 陶公性检厉文言文翻译 陶公性检厉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