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


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


关于甲醛白菜、甲醛娃娃菜,大家应该这样看待:网上有传言称“娃娃菜用甲醛溶液浸泡,为了延缓娃娃菜的保质期,避免其变黑,吃了这样的娃娃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甲醛”一事,没你想的那样可怕:甲醛虽然是一种“致癌物”,但通过食物摄入甲醛的风险比较小,各位不必恐慌,甲醛的危害产生主要在于“吸入” 。对于所谓的“甲醛食物”,其本身归属“非法添加类的违法事件”,出现即是“违法”;当然,网上出现的多种“甲醛浸泡食物事件”存在较大的夸张和恶意宣传成分,一般而言,不会有太多商家愿意铤而走险(商家并不会因为添加甲醛获得太大的利益) 。

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


另外,大家不必因为“甲醛”而苦恼,甲醛本身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水溶性物质”;就算存在“被甲醛浸泡过的蔬菜”,菜在买回家之前,甲醛就很难在蔬菜表面积累残留;买回家之后,经过摘菜、水洗以及烹调等步骤,就算有甲醛残留,也早已“消灭殆尽”了 。甲醛是一种“高温易挥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在运输、储存以及烹饪的过程中都会“消灭”一些甲醛,我们根本不需要因为“不确定的甲醛”放弃美味的食物 。
从“科学角度”来看此事,食物当中的甲醛,其安全风险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大 。虽然医院用“浓度为4%的甲醛溶液(浓度为10% 的福尔马林)”浸泡尸体,起到反腐的作用;但就算有不法商贩用甲醛处理娃娃菜,其浓度在0.1%左右就足够,此浓度根本没有福尔马林那样高 。
对于甲醛而言,短时间吃下大量的甲醛的确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但这种事件很难发生,除非是“误服” 。
除了娃娃菜以外,生活中还经常有袋装金针菇浸泡甲醛、豆腐浸泡甲醛等多种“甲醛浸泡食材”的危险理论,原理都是一样的,属于不可深信且不可传播的谣言,大家科学看待即可 。

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


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闻味道:购买蔬菜的时候大家可以先闻闻味道,看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化学药品气味,如果有,请拒绝购买 。
购买食品,讲究策略:为了降低买到不安全食品的风险,为了规避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能在遇到问题后更好的维权,建议大家讲究“食物的购买策略”,到正规、大型的超市或者有相关资质的农贸(食品)市场购买食品 。
对于食物,“完全加热”后更安全:甲醛本身是一种“高温易挥发的物质”,所以大家在烹调食物时一定要“完全加热”,降低风险,保护自己 。
【如何鉴别市场上的“甲醛白菜”】甲醛白菜,不容易出现的一种食物,大家不必过度紧张;用科学看待所谓的“甲醛蔬菜”,希望您的生活可以更加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