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 · 《论语》考点解读与历年真题解析( 八 )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 。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恺” 。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大治 。
至于舜之时,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 。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 。“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 。“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 。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大治 。等等 。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夫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 。“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 。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唐昭宗统治时那样 。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这是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 。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 。”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 。“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党 。“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象周朝那样的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 。“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 。“厌”是满足 。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迹”是历史事迹,“鉴”是借鉴 。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 。很明显地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 。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作者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 。这就争取了主动,使作者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