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 · 《论语》考点解读与历年真题解析( 九 )



三、(2011浙江)《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2】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释】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三、(2011浙江)《为政以德》【答案】
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
【1】
原文
译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规范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 。”
注释
①道(dǎo):通“导” 。训导 。
②政:法制,禁令 。
③齐:整治,整顿 。
④刑:刑弱 。
⑤免:免罪,免祸 。
⑥格:至,来 。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 。
【2】
原文
译文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 。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 。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

四、(2012浙江)《仁者爱人》
《论语·乡党》:“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分)
①;② 。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
四、(2012浙江)《仁者爱人》【答案】
1.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 。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
【解析】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 。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第一种,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 。第二种,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
【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