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从“活下去”到“非活即死”,万科为什么一直“活”在危机中?

万科|从“活下去”到“非活即死”,万科为什么一直“活”在危机中?

文章图片

万科|从“活下去”到“非活即死”,万科为什么一直“活”在危机中?

从“活下去”到“非活即死” , 万科为什么一直“活”在危机中?
在日前的万科2022年年会上 ,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总结发言时表示 , 2022年是集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 , 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 , 没有中间状态 。

2017年以“卑微”的身份 , 在王石耀眼的光环中接棒万科 , 并在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不久就提出“活下去”的口号 , 起初 , 很多人以为这是郁亮在给自己可能的“失败”铺垫 , 以便于在万科一旦出现问题 , 能有一个台阶可下 , 甚至可以用于推卸责任 。 但是 , 实践证明 , 郁亮地“活下去”并不是耸人听闻 , 也不是给自己找台阶、砌铺垫 , 而是房企面临的生存困境就是如此 。 即便那一年恒大的许家印当上了“首富” , 给了“活下去”的万科一个太过鲜明的对照 , 郁亮也没有因此感到很没面子 , 而是坚持自己的口号 , 并在此后多次提到万科要“活下去” 。
【万科|从“活下去”到“非活即死”,万科为什么一直“活”在危机中?】结果是 , 喊“活下去”的万科确实活下来了 , 且活得总体还算滋润 , 没有喊“活下去” , 甚至继续扩张的房企 , 如今却都遇到了困难 , 有的已经出险 , 有的随时可能出险 , 有的则在勉强维持着 。 而此刻的郁亮 , 又一次地喊出新口号 ,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 而这句口号的背后 , 就是“非活即死”的要么活、要么死 , 甚至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 没有后路 , 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 就是退也不是 , 停也不是 , 只有进 , 才有可能让万科“活下去” 。
显然 , 这是郁亮在深化“活下去”的内涵 , 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脚 , 只有反戈一击 , 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 才能避免出现其他企业那样陷入资金链困境的局面 。 因为 , 郁亮非常清楚 , 就算企业的账上现金一直比较充裕 , 但是 , 就万科的实际负债来看 , 这些账面现金 , 是经不住多大的风浪的 。 一旦出现恒大那样的无现金流入 , 账面现金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 到时候 , 企业就会陷入瘫痪 。

很显然 , 郁亮的危机意识还是挺强的 , 从他接手万科的那一刻起 , 就一直像行走在悬崖边一样 , 时刻提醒自己 , 要走稳、要走好、要走得小心翼翼 。 稍有不慎 , 就有可能掉下悬崖 , 并摔得粉身碎骨 。
在郁亮的讲话中 , 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 , “能解决过去累积下来的包袱就有开始新征程的机会 , 包袱甩不掉就活不下去” , 而在这句话中 , 最核心的一个词 , 就是“包袱” 。 这个包袱 , 不是别的 , 就是企业累积下来的包袱 。 因为 , 一家大型开发企业 , 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 , 如果说没有包袱 , 是不可能的 , 也是没人相信的 。 包袱是什么?当然只有郁亮最清楚 , 也包括万科的管理层 , 都非常清楚 。 我们的理解是 , 负债应当是万科最大的包袱 , 也是最沉重的包袱 。
别看万科的资产量很大 , 盈利能力也很强 , 但是 , 所有这一切 , 都是依靠负债慢慢积累起来的 , 是与负债结伴而行的 。 为什么账上保持上千亿的现金仍然不安全 , 就是相对于负债而言 。 账上的现金 , 如果不能覆盖全部短期有息债务 , 最好能够达到全部短期有息债务的1.5倍以上 , 是很难真正安全的 。 尤其像万科这样的高负债企业 , 只有账上的现金越多 , 安全性才越强 。 其中 , 缩小债务规模 , 特别是有息债务规模 , 是万科消化历史包袱最为重要的方面 , 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