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83D\uDC49滑动查看 三个不同时期的42号楼
在描绘 42 号楼时 , 李涵会加入很多强迫症般的密度与细节 , 家具、小的器皿、烟囱、管道等等 , 让原本冷冰冰的工程图纸出现了生活的温度 。 画面充满了故事 , 也表现出了多样的当代城市文化 。
2013 年李涵辞职 , 和妻子胡妍一起成立绘造社 , 陆续画了 798 艺术区、南锣鼓巷等城市空间 , 并集结成册出版了《一点北京》 。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画城市 , 通过细腻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城市角落的有趣可爱 。 他的作品也不断入选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 。 比起建筑绘画 , 建筑设计反而成了他的副业 。
然而 , 李涵仍然将自己定位为建筑师 , 不过是「纸上建筑师」(paper architects) , 使命则是通过绘画作品 , 让城市暧昧的现实变得更极端、更清晰 。
· 南锣鼓巷组画:蓬蒿剧场、菊儿小区、北平咖啡
其实 , 不管是西直门地铁站、三里屯 , 还是后来画的深圳城中村都经历了几番整改 , 李涵认为当年的混乱与不堪 , 现在看来倒有了某种亲切 , 无论好与坏都是曾经真实的存在 。 他画画目的不是批判 , 而是还原真实 。
迷恋城市的「脏乱差」 ,
家却必须「瞬间干净」 。
去年 , 李涵的散步从城市中杂生的商业区 , 转到了北京的老旧小区 。
他与北京建筑大学的老师金秋野一起 , 带着 200 位研究员 , 观察和探索了 “新中国第一住宅区” 北京百万庄小区里形态各异的封起的窗户阳台 , 将这些「峭壁箱笼」制成模型 , 做成展览 , 最后编成《楼房花朵》出版 。
脏街、胡同、老旧小区 , 都是李涵最喜欢的城市真实角落 , 它们经常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 。 但是 , 当我问起他是否愿意住在这样空间时 , 他的回答是干脆的「不愿意」 。
· 绘造社展览
「老的小区由于时间的岁月 , 有很多丰富的创造 , 给我们很多灵感 , 激发某些创作的欲望 。 但没必要生活在氛围内才行 , 我去现场看就够了 。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 , 标准化的商品楼是无聊的 , 却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 不过 , 自由生长与整齐有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 」
李涵的家就是我见过最有秩序的「老破小」 。 它位于北京三环内的一处老旧小区 , 李涵和妻子胡妍已经在此居住 14 年了 , 过去他们差不多每两三年就会装修一次 。
最后一次装修发生在 2019 年 , 唯一的装修理念就是「瞬间干净」—— 不管家里什么时候来客人 , 都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 。
如何做到「瞬间干净」?李涵的诀窍是增加储物间和壁柜 , 同时不留台面、不置家具 。
回顾前三轮装修的过程 , 李涵发现自己改造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增加柜子与衣帽间 。 「2007年是我们第一次装修的时候 , 因为没有什么共同的生活经验 , 没有要设计衣帽间的意识 。 后来就发现 , 没有衣帽间就是个灾难 , 屋里到处是衣服 。 」
李涵和妻子一致认为 , 衡量装修成功与否的标准 , 就是装修完是否有一半以上的储物空间还是空着的 。
于是 , 在李涵家到处可见的是有柜门的壁柜 , 客厅也被隔出一部分做了衣帽间 。 「往往不管你装修得多好看 , 住一段时间之后东西就会淤出来 , 那么空间无论如何都不会好看 。 柜子多了没关系 , 因为对我们来说空间显大其实没那么重要 , 又不在里边打羽毛球 , 对吧?」
李涵也曾很喜欢日式扎卡风 , 展示各种纪念品 , 后来觉得这就是灾难 。 因为在北京 , 一星期不擦灰 , 那上边就是一堆土 。 所以转向了克制 , 只留了半面墙放隔板 , 将需要擦灰的物品控制在10件以下 。
推荐阅读
- 萧山|剧变将至!新万亿赛道开启,中国商管行业竞争的3个决胜点
- 融创中国|融创的债务困局,停止拿地并卖出资产“回血”
- 融创中国|买房要避开4楼、8楼、14楼、18楼?内行人:最不该买的是这3层
- 不动产登记|中国一钉子户,补贴88个亿都不拆,专家进屋看后:可拆不得
- 三亚|绿城中国何以成为“典型样本”
- 昆明|中国又一个养老胜地,环境气候好,关键物价便宜
- 房产中介|潘石屹想全身而退?七折“卖楼”的SOHO中国,还加收电费“欺客”?
- 中国铁建|中铁建花语城四期项目规划公示 拟建22栋住宅楼及商业配套
- 贵港|曾经的白衣骑士融创,似乎渐行渐远,会是第二个恒大么?
- 郭梓文|地产圈“大刹车”,中国奥园如何走出“生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