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深响?|行业守擂战 中骏携三大“王牌”出击| 中骏

财报深响?|行业守擂战 中骏携三大“王牌”出击| 中骏


作者 | 王迪
出品 | 焦点财经
“惧者生存”的风险管理文化,曾贯穿了中骏前30年的企业发展路径。借此得福的是,中骏在此波去杠杠浪潮中,体现了与其他闽系房企不同的韧性与抗风险性。
三道红线持续保持“绿档”,稳坐千亿房企阵营,盈利能力再度升维,一切沿着低调的路线稳健前行。
站在2021的年尾,仰望2022年,管理层给予中骏的定调是“韧性生长”。韧性生长,需要坚持战略定力,持续提升经营能力。在定力与能力之间,中骏集团释放了2021年良好的基本面。
从业绩来看,合同销售1045亿元,收益377亿元,毛利82亿元,毛利率21.7%,年内溢利37亿元,应占核心溢利31亿元,已售未结转金额1100亿元,体现中骏对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现实的情况是,“三道红线”、预售资金监管等高压政策,让行业轮动洗牌的规则彻底推翻,企业稳健的标准也不再以销售数字“论英雄”。
在这场出清的守擂战中,坚守财务安全、保持稳定基本盘就是最好的防守。中骏凭借自身独有的财务、投资及产品等战略体系守住了自己的“擂台”,并凭借自身独有的三大“王牌”实现主动进击。
做大“分母” 做小“分子”
重新洗牌的地产赛道,行业波动体现在,资金流动性可以瞬间窒息,在降负债、去库存、保现金的应对举措之中,降负债排在首位。
降负债率主要看两部分,一个分子、一个分母。途径则是做大分母,缩小分子。一是提高盈利能力,增加现金流,特别是净利润的现金流,加快施工、结算、销售,经过结转利润变成公司的权利;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分母上做股权融资,扩大股本及降低融资成本上下功夫。
中骏的选择是,向管理要效益,在运营上注重提质增效,持续深耕一二线城市的战略布局,支撑了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地产开发实施更有弹性的现金流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年报显示,去年中骏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045亿元,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4%。
从去年销售金额的区域分布来看,在中骏集团布局的五大区域中,海峡西岸和长三角仍然是业绩占比最高的两大区域,占比68%。按城市级别划分,中骏集团去年销售金额来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66%。
在提质增效方面,中骏集团坚持灵活的供销策略,通过供销协同的精益管理,充分提升项目经营效率,明确各城市公司项目关键绩效指标构成,鼓励各城市采取合理积极措施,实现项目快速开盘和资金流快速回正。
一方面严格以销定产,根据营销需求供货,另一方面灵活管理工程支出,确保项目开发拥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坚持一盘一策。
去年多个项目热销,为业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厦门中骏天禧2021年热销101亿元,厦门中骏天荟2021年热销52亿元,福州世界城2021年热销45亿元,北京中骏云景台2021年热销36亿元,上海中骏璟尚2021年热销26亿元。
在“做小分母”方面,去年以来,中骏集团的债务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安全边际。去年中骏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6.4%,多笔优先票据实现发行再融资,进一步不会从现金流量。
2021年2月,中骏成功发行2026年到期的3.5亿美元利率6%的优先票据;2021年3月,发行2024年到期的3亿美元利率5.95%的优先票据,并于同期,提取等值3.88亿美元3.5年期境外银团贷款,利率为HIBOR/LIBOR+3.7%;2022年1月,中骏集团增发2024年到期的1.5亿美元利率5.95%的美元债,并于同期2022年1-2月,于公开市场合共回购1.54亿美元2022年3月到期的优先票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