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八议之七: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五 )


我们关注的是 , 无论唯物论采取何种形态 , 都强调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对立 , 强调感觉、意识反映客观物质存在 , 所以一切物质都存在于主观(感觉、意识)之外 , 它是主客二元对立的一元 。
这种关系就决定了 , 主体的认识途径和方式必是通过感觉 , 再到意识 。而任何感觉 , 都不外是对有形有限物的刺激的反映 , 意识则是在感觉基础上的抽象和想象 。因此 , 主体所能发现和认识的事物 , 其具体的存在形态必定是有界限、有边缘的 , 因而也就是有形的存在 。
再者 , 唯物论与西方自然科学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 西方自然科学历来自发地倾向于唯物论 ,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西方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 , 都是有具体形态的或有界限、有边缘的存在 , 至少是存在于人的感觉和心之外的 。
这就表明 , 所有形式的唯物论 , 它们所说的物质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无形之气” 。无形之气“细无内 , 大无外” , 不存在二元对立 , 不存在任何边界 。人正是在主客相融的精神状态中 , 才通过“心”发现并体察了“气” 。唯物论强调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对立 , 就必定远离“气”而与“气”无缘 。
元气论与唯物论的另一个根本不同在于 , 唯物论认为精神不是任何形式的存在 , 而是有形物质的“属性” , 故物质第一性 , 精神第二性 。元气论却认为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实在 , 其直接的承担者是“气” 。不管精神之气与人的有形之身是怎样的关系 , 元气论不认为精神是有形物质的“属性”;主张精神是气 , 有形之物的本原也是“气” , 因此精神与有形之物皆为实在的存在形式 , 在这个意义上 , 不存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对立 。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 如果用唯物论来解释和框定元气论 , 势必导出两个后果:一是抹杀无形之气的存在 , 而将“气”说成是某种物质元素或物理场 , 或某种纯粹的功能 。二是以各种说辞 , 否定元气论视精神为“气”的观点 。而无形之气的存在是中医学和所有中国传统学术立论的实在论基础 , 是中医学和所有中国传统学术特色的根源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如果否定了“气” , 实质上也就是否定了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学术 。所有将中医药还原为生物物质和化学元素的做法 , 都与用唯物论框套元气论有关 。至于以“气”解“神” , 正是中国学术对精神现象研究的重大贡献 。而事实上 , 将精神归结为物质的属性 , 就使精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大量心理现象根本无法得到说明 。
?阴阳理论不同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关于阴阳 , 已经有很多学者指出 , 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对立统一规律 。笔者以为 , 二者尽管有某些同点 , 但至少存在三个根本区别 。
第一 , 阴阳的对象是自然的整体 。自然的整体表现为现象 , 阴阳是对现象的概括和划分 , 是现象层面的规律 。《内经》说:“阴阳应象 。”(《素问》第五篇标题)阴和阳总是表现为“象”的形式 。对立统一规律属于西方哲学 , 以共性个性、一般个别的道理为其精髓 , 故其概念和规律都表现为抽象的形式 , 所以它的应用必定会破坏对象的自然整体性 , 会离开事物的现象层面 , 即自然整体的层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