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雅|90后隐居山野:房租百元,躺平不易,生存难继,催婚不理( 四 )


她相信自己不会走到潦倒无望的一天 , 辞职前她只做了健康方面的托底准备——一次全身体检 , 配了一个百万医疗保险 , 就义无反顾了 。
没想到刚住进去 , 就碰上暴雨 , 房屋年久失修很快就漏得滴滴答答 , 原定的铺地板、安装床铺等工程 , 只能搁置 。 安雅和猫狗挤在一起 , 住了十多天地铺 。
屋顶修好后 , 换到新环境的不适感又开始躁动 , 大多时候无人疏解 , 只得等时间慢慢疗愈 。

修整乡下的旧房子善于独处是隐居者的必备技能 , 隐居地多为山里或村里 , 周围人烟稀少 , 也没娱乐设施 。 大把的时间一个人怎么捱过呢?看综艺刷抖音未免消沉 , 也违背了隐居初衷 , 只修身养性也会疲劳乏味 。
安雅有自己的心得:要有多种爱好来切换 , 不然很容易在安逸中颓废 , 闲下来也容易焦虑 , 这就丧失了隐居的意义 。 她把小日子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书、种菜、跑步、爬雪山、改造家具、做猫爬架、腌鱼、酿酒、养鸡仔、捡流浪小动物、赶集...

种菜是不少隐居者的普遍选择时令的仪式感被她安排得像一幅画卷:立夏的鸡蛋、小龙虾 , 中秋的月饼、大闸蟹 , 冬至的水饺 , 跨年夜的篝火“派对”、春节的对联、年夜饭 , 安雅让生活彻底融进四季中 。
和守静的修养身心不同 , 安雅的隐居更像是践行三餐四季的生活本质 。 但再诗情画意的生活 , 也免不了现实的拷问——钱从哪儿来?
安雅每月必要的开支包括:房租750 , 医保400多 , 生活费500左右 , 猫粮100多 , 偶尔的人际来往500左右 , 还要余留一部分用于小病就医等风险 , 杂七杂八加起来每月要有3000左右的进账 , 才能满足最低预算 。
安雅尝试过写作投稿 , 但自己并非专业出身 , 而且稿费太低;
帮朋友运营公众号 , 觉得仍是在给别人打工 , 挤压了原本属于自我的时间空间;
想过做线上店铺 , 但找不到合适货源 , 自己又没有经营头脑;
爱做手工 , 钩织包包、鞋子等作品出售 , 带来一点点收入 , 但很不稳定;
学习烘焙 , 尚未变现 , 大多是请朋友免费品尝 。

安雅的手工作品难以稳定变现没解决的不止生计问题 , 还有父母的担忧 。 父母与她促膝长谈换来的临时开朗 , 回头在亲戚们的频繁“关心”中 , 又再度被焦虑取代 。
安雅觉得 , 两代人的观念永远达不成和解 。 这也是她选择不回老家隐居的原因 。 她坚信生活的意义要由自己来定 , 正如她在朋友圈的叩问——“你是生活意义的创造者?还是一个二手货?”
她从不担心年龄渐长会是情感的障碍 , 而且有了丁克的模糊念头 , 虽向往知心伴侣 , 但一切顺其自然 。 “按这个趋势 , 父母的担忧大概率要成为既定事实了 , 但其实我并没有刻意要成为少数人 , 不走到那一刻 , 我也不知道会衍生出什么想法 。 ”
面对现实难题 , 她和守静共同的策略是:不想太远 , 关注当下 , 信任自己有处理好未来各种境遇的能力 。 这也许是她们面对不确定也能付诸行动的关键内核 。
隐居不敢躺平:开民宿投资十万 , 年进账两千周铭 , 90后 , 隐居北京郊区2年 , 一人独居
周铭隐居前做了5年的自由摄影师 , 他带着2只猫住在北京市中心仅有9平米的老旧胡同平房中 , 月租只有500 , 后来平房要拆迁 , 周铭才下了决心 。
自由摄影师听起来是个不错的职业 , 但就像律师有钱的占比不到一成一样 , 周铭不是有钱的少数派 , 收入很不稳当 。 但他不肯为赚钱牺牲自由 , “我一直很穷 , 但又不爱上班 , 所以就这么维持着现状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