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大局已定,新华社经济日报紧急喊话,客观谈房地产,释放4大信号( 二 )



如果不能正视问题 , 那么将来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 所以有时候问题不可怕 , 可怕的是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 找到问题 , 对症下药 , 或许将会药到病除 。
新华社和经济日报都客观分析了当前房地产所面临的难题 , 受多重影响 , 购房者信心不足 。 是没需求了吗?当然不是 , 而是因为购房者收入受影响 , 加上一些房企问题给购房者留下阴影 , 所以入市才更加谨慎 , 观望情绪更加浓厚 。
3、支持刚需和改善等合理住房需求的购房者力度还不够 , 还有待加强 。
对于房地产问题提出后 , 新华社和经济日报都把最终政策的突破口落到了购房者身上 。 新华社表示 , “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 各地以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赁住房需求为着力点因城施策 。 ”
经济日报表示 , “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 满足刚需和合理的改善性需求 , 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 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

楼市稳定需要合理住房需求购房者的参与 , 同样 , 他们的参与也需要楼市稳定预期 , 二者相互牵制 , 相互影响 。 要从根本上找到购房者参与度不高的原因 , 从而有的放矢去解决问题 。 合理购房者的参与不仅是民生 , 也是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
可是稳预期从何而来呢?经济日报认为 , 出台利好市场恢复的政策必不可少 。 4月18日 , 央行等出台23条金融服务举措 , 其中提出将因城施策 , 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同时将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
房企问题不成为购房者的后顾之忧 , 购房者才会有信心参与进来 , 有了更积极的利好措施 , 他们才有资格有实力参与进来 。 这显然已经不是房地产自己的问题 , 需要通盘考虑 。
4、从坚持房住不炒到守住房住不炒意味着有保有压 。
市场宽松是主旋律 , 但是决不能以放弃对房住不炒的坚持为代价 。 所以 , 在放松调控的同时 , 不能错误理解 , 或恶意曲解炒作 。
经济日报表示 , 政策持续发力 , 市场企稳的大势不会改变 。 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恢复不是鼓励房价过快上涨 , 不能支持炒作房价 。 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过快上涨阶段进入平稳健康发展通道 , “房住不炒”的底线不会突破 。

新华社同样表示 , 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 必须牢牢守住“房住不炒”的定位 。 各地的相应调整 , 并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翻转 。
一个是底线不突破 , 一个是牢牢守住 , 意思是一致的 。 这也说明当前已经有一些炒作的苗头 , 市场没起来 , 但是炒作的声音却不绝于耳 。 新华社和经济日报强调房地产政策要坚持有保有压 , 松紧适度 , 不要过度解读 , 最终还是要回到解决合理住房需求上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