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值|别再一味省成本了,提高地产项目可售比才是关键

地产从低品质、高周转时代进入了高品质、低周转的管理时代,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的开发逻辑变得慢慢开始不适用,“矛盾”越来越突出:
1、社会需求的高品质住宅与开发商的低品质住宅矛盾越来越突出

货值|别再一味省成本了,提高地产项目可售比才是关键


北京集中土拍,高品质住宅要求(节选)
2、目前粗放的管理模式与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3、地产融资端、现金流越来越紧张与地产成本管控的粗放矛盾越来越突出。
4、极简的管理模式需求与人才专而不全矛盾越来越突出。
5、地产焦虑情绪与裁员矛盾越来越突出。
种种的矛盾开始慢慢放大,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地产的转型,地产人更要适应这种“不适”。
地产黄金时代,地产开发讲究高周转、扩大规模,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的;地产白银时代,开发商竞争更加激烈,以活下去为主要目的,此时的地产追求利润和成本控制,最终的目的是“活的更久”。
地产开发粗放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合目前“高强度、低容错”的时代特征,转而走向了以大运营、数据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动作更加规范、管理模式更加高效、成本管控手段更加精准。
可售面积的控制(可售比
)也逐渐走向了开发商的视线中来,单纯的以“建安成本”考量项目成本的高和低,逐渐被“可售面积建安成本”所代替,即单方销面成本才能真实反应项目成本控制的高低。
【举例】总建筑面积10万平住宅小区,售价1.5万元/m2,建安成本按2400元/m2考虑
①可售比75%时,7.5万平可售,总销售额:1.5*75000=112500万元,折算到可售面积的建安成本2400/0.75=3200元/m2;
②可售比80%时,8万平可售,总销售额:1.5*80000=120000万元,折算到可售面积的建安成本2400/0.8=3000元/m2;
方案②比方案①多销售7500万,每提高1%销售比,销售提高1500万;
每提高1%销售比,实际建安降低40元/m2,约节省1.7%建安成本;
对于可售比的定义,每个开发商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
不同的开发商对可售面积的限额,有所不同:
开发商A:
可售比:可售比=可售面积/总建筑面积。可售面积:包括住宅(含底商)、公寓、有产权的会所及其它可供销售的面积,不包括户内赠送面积;
不可售面积:地下室(含夹层)、架空层、垃圾房、物业用房、警务室、幼儿园、学校、设备用房等配套面积,车位不论有无产权,一律计入不可售面积。
开发商B:
可售比(售建比)率=可售面积/总建筑面积可售面积:按规定可供销售的地上面积。不可售面积:地下室、架空层、垃圾房、物业用房、警务室、幼儿园、学校、设备用房等配套面积,车位不论是否可售,暂一律不计入可售面积。从可售比的定义来看,可售比的意义如下:
可售比实际反映的是:
①项目的实际货值,即可售比越大的项目,实际货值越大。
②项目的实际利润,即同等条件下可售比越大,利润越高。
③项目的实际建安成本,即可售比越大的项目,实际的建安成本越低。
所以对于可售比控制而言,要想提高货值、降低单方成本、提高利润率必须控制如下:
第一:争取车位配比最少,提高地上车位比例;
开发商在一级土地熟化或者其他方式拿地时,可以和政府部门相关口协商,尽量降低车位的配比,或者通过其他的政府条件降低车位配比,对降低地下成本的投入影响较大,这是提高可售比的关键一环。
【案例】政府对TOD站点有车位配比降低的政策
以上海为例:=位于轨道交通站点300m服务范围内、建设条件特别受限的公共建筑,其配件客车停车位指标可适当降低,降幅宜在20%以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