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10个不宜”,你做过吗?( 三 )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所讲的内容一定要正确、准确、合乎科学,不能讲错、讲歪,否则将误人子弟,有时甚至会贻害无穷 。




6. 配角不宜唱主角


现在的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实在令人高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 。


按照常理,听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淹没”,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听音乐上去了,影响听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读 。


教师表情朗读,学生当面听到、看到、感受到,直接受到的教育和感染是任何传媒所代替不了的 。


教师读得好,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喜爱,对朗读的兴趣,对教师的崇敬,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


所以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还是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 。应当以听教师范读为主,听课文录音为辅 。




7. 不宜一口吞个饼


教者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想“一口吞个饼”“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 。


学生学习知识有阶段性,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解到运用 。教材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编排的 。


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就把有关内容全讲完,看似快了,其实慢了,违背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 。




8. “对口相声”不宜演


我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他马上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 。


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卡壳现象,他仍然面对面地给予引导,直至问题的解决 。


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他就不管了 。课堂上出现一种师生二人说“对口相声”,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 。


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 。教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其他学生听这种“对口相声”的就会寥寥无几,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 。


正确的做法是:教者仍然处于讲台的位置,心中时刻装着全班学生,在认真听取一个学生发言的同时,目光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老师此时此刻正在关心着自己,从而保证课堂纪律处于良好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