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狂人孙宏斌和末路狂奔的融创帝国( 四 )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 近年来的房地产金融管控一直是处于调控的重点 。
在扩充自己的商业版图的时候 , 融创选择的是并购和项目合作两个齐抓手 。
2015开始 , 融创减少在公开市场拿地 , 通过并购来扩充自己的土地储备 , 不断的在房地产圈使用挪腾大法 , 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融创“接盘侠”的身影 。
仅是2016年下半年 , 融创就拿下了5个大项目 。
当年7月 , 融创花费42亿元收购莱蒙国际旗下物业;8月 , 以20亿元入股博鳌金湾;9月 , 以40亿元入股金科地产;11月 , 以37亿元入股恒大嘉凯城青岛项目和138亿元入股融科智地 。
2017年绝对是融创并购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1月 , 融创以26亿元拿下链家6.25%的股份;同月 , 以150亿元的代价分别收入乐视网8.61% , 乐视影业15% , 乐视致新33.5%的股权;5月 , 以102亿元收购天际烂尾楼星耀五洲项目;7月 , 王健林将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打包卖给了融创 , 总价632亿 。
对于当初入股乐视 , 除了有对同为山西老乡贾跃亭的惺惺相惜外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乐视的土地储备 , 当时乐视低价拿了2万多亩的土地 。
入手万达项目更是有利可图 , 光是万达文旅项目的周边住宅可售面积就将近5000万平方米 , 可以直接变现 。 此举将融创在一年间把土地储备扩充了一倍 , 成为了融创“粮仓”重要组成部分 , 3年时间里 , 融创将万达的资产卖出了1600亿 。
2018年 , 在乐视上吃了闷亏的孙宏斌沉寂了一年 。 2019年 , 他再次以并购狂人的姿态回归大众视野 。
2018年1月 , 融创以125亿元收购上海泛海建设公司100%股权;10月 , 以40亿接盘李嘉诚打连项目;驰援会展王邓鸿 , 以152亿元收购云南城投集团持有的环球世纪及时代环球51%股权 , 而这一笔天价的收购项目 , 孙宏斌只花了1个小时就拍板拿下 。
2020年 , 融创虽然没有停下收购的步伐 , 但是谨慎了许多 。 不仅退出了追逐多年的金科股权争夺 , 而且接盘次数大大减少 , 仅有2个 。
2020年6月 , 融创以350亿元的代价 , 接盘了山水文园的全部项目;11月 , 又以49亿元接盘了新湖中宝的两个项目 。
截至2020年末 , 融创土地储备规模达2.58亿平方米 , 权益土地储备规模1.61亿平方米 , 土地储备货值约3.1万亿元 , 位居头部房企之首 。
大规模的并购 ,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负债率不断拔高 。 2019年 , 融创的资产负债率是88.12% , 2020年负债率略有下降 , 但是也超过了80% , 达到了83.96% 。
融创似乎渐渐放弃了当初的稳健 , 不断在借杠杆上愈走愈远 。
步子迈得太快太大 , 外界普遍担忧融创会走上顺驰的老路 。 毕竟 , 目前在融创官网显示的7位执行董事中 , 汪孟德 , 荆宏 , 田强 , 黄书平这4位就曾任顺驰的高管 。 一脉相承的融创难免会有顺驰的影子 。
神奇财技配合疯狂拿地2020年 , 本就因为疫情停产三月而处境艰难的房地产 , 又遇到了政策调控的泰山压顶 , 三道红线犹如紧箍咒般套在了各大房企的头上 。
据不完全统计 , 2020年全国有453家房企破产 , 似乎房地产行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 。
如何降负债 , 高质量地发展 , 成了房企关注的话题 。 净负债率 ,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比 , 现金短债比更是成为了决定房企成败的硬性指标 。
踩线的房企们为了降档 , 真是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引入战略投资者 , 分拆资产 , 房价打骨折促销 , 出售不良资产等 , 一切都是为了指标转绿 。
很不幸 , 在第一批公布的踩线名单里 , 融创就以三道红线齐踩而被归入红档 , 而且三项指标里除了现金短债比 , 剩下两项指标都是排名第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