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孝经全文朗读及译文( 四 )


孔子说:“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律的条文有三千,其中最大的罪行莫过于不孝 。要挟君王的,目无上级;非难圣人的,目无礼法;非难孝子的,目无父母——这都是大乱之道 。”

孝经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孝经全文朗读及译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 。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 。”
孔子说:“教育民众热爱君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孝敬父母 。教育民众顺从尊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尊敬兄长 。引导四海移风易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乐天知命 。稳定政权治理大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遵礼守法 。礼,就是一个“敬”字 。君王敬人家的父母,人家子女高兴;敬人家的兄长,人家弟妹高兴;敬人家的君王,人家臣子高兴;敬人家一个人,人家千万人高兴 。被敬的少,高兴的多,这就是先王手上的万能钥匙 。”
孝经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孝经全文朗读及译文


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见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孔子说:“君子教人孝敬父母,不是挨家挨户一天到晚耳提面命 。教人孝敬父母,其实是君子通过自己的孝行带动天下儿女来孝敬天下为人父母的 。教人尊敬兄长,其实是君子通过自己尊兄带动天下弟妹来尊敬天下为人兄长的 。教人恭敬君王,其实是君子通过自己尊君带动天下人臣来恭敬天下为人君王的 。就像《诗经·泂酌》唱的:‘和气的君子,民众的父母 。’不是德行完美的先圣先王,谁能如此深得民心呢?”
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
孔子说:“君子孝敬父母,就能忠于君王;尊敬兄长,就能顺从上级;治家有方,就能为官有道 。所以,自己安身立命、德行圆满了,就能由里向外,推己及人,留下美名,传于后世 。”
孝经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孝经全文朗读及译文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像慈爱子女、恭敬父母、安养亲人、扬名后世,这都听老师教导过了 。可弟子还有一个疑问,请老师指教:儿子凡事都听父亲的吩咐,就是孝吗?”
孔子说:“什么话!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诤臣七位,虽然他可能治天下无道,却不会丢掉天下 。诸侯有诤臣五位,虽然他可能治国无道,却不会丢掉国家 。大夫有诤臣三位,虽然他可能治家无道,却不会丢掉采邑 。士有诤友,美名就总是跟着他 。父有诤子,就不会做不义的事情 。因此,假如遇到不义的事情,儿子就不可以不规劝父亲,臣子不可以不力谏君王 。所以,遇到不义的事情就要规劝,这时候听从父亲,又怎么算是孝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