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京派房企落寂,“国”字头仍在坚挺丨房企生存现状( 二 )


2017年 , SOHO中国利润达到顶点 , 为47.33亿元;2018年降至19.25亿元 , 2019年进一步降至13.31亿元 , 2020年净利润只剩下5.36亿元 。
2021年6月16日 , SOHO中国发布公告 , 高盛代表黑石集团发出全面收购要约;然而 , 三个月后 , 黑石集团决定不就收购公司股权作出要约 , 这意味着潘石屹张欣最终未能如愿卖掉一手创办的公司 。
在私有化失败后 , 2021年 , 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 , 同比减少4.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 , 2020年同期为5.30亿元 , 业绩由赢转亏 。
和万通发展、SOHO中国相似 , 华远地产同样拥有过辉煌的历史 , 甚至称得上是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先驱企业 。
华远地产初创于1983年 , 后与香港华润集团合资 , 于1996年成功登录港交所 , 创造了房地产利用外资高速发展的传奇 。
2000年 , 华远地产的总资产高达80亿元 , 净资产达30亿元 , 累计税后利润达15亿元 , 资产、销售额、开发量等指标连年居北京房地产市场前茅 。
2001年 , 华远地产和华润集团“分手” , 2008年成功借壳上市 , 登陆A股市场 。 之后 , 华远地产开始主张“小而美”战略 , 在规模上逐渐落后于第一梯队 。

来源:爱企查
2018年 , 华远地产开始重新提速 , 并提出:“未来3-5年 , 力争实现500亿的销售规模 。 ”然而 , 时至今日 , 华远地产始终未能重现往日辉煌 。
2021年 , 华远地产的销售业绩勉强超过100亿元 , 与500亿的规模目标更相距甚远 , 如今的华远地产与“头部房企”的称号渐行渐远 。
“掉队”的房企
和万通发展、SOHO中国和华远地产等房企逐渐落寂相比 , 在京派房企中还有一部分企业面临更加糟糕的情况 , 比如首创置业、当代置业和鸿坤地产 。
首创置业是一家背景雄厚的国资房企 , 其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 是北京市国资委所属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
2003年 , 首创置业在港交所上市 , 之后迎来快速发展 。 然而 , 2021年7月 , 首创置业宣布退市 , 于10月份正式从联交所退市 。
作为一家老牌百强房企 , 首创置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被对手超越 , 以致排名被不断向后挪动 。

来源:克而瑞
据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1-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TOP20(全口径)”显示 , 首创置业以546.2亿元销售额排名第63位 。
可以看到 , 在过去6年内 , 首创置业的业绩一直在下滑 。 同样是克而瑞的榜单 , 2015年首创置业以323.2亿元的销售额 , 排名第23位 。
在市场的浪潮中 , 背靠国资背景、并早早就享受资本市场融资便利的首创置业 , 不进而退 , 最终黯然退出资本市场 。
和首创置业的退市相比 , 另一家京派房企当代置业的生存状况更加艰难 。
当代置业成立于2000年 , 发迹于北京 , 曾因开发MOMA系科技主题住宅而名噪业内 , 业内曾有“南有朗诗 , 北有当代”的盛赞 。
当代置业曾立下过“2005年要突破100亿元 , 2007年突破300亿元 , 2009年突破700亿元 , 2010年则要达到900亿元”的FLAG , CEO张鹏也曾公开表示 , 2020年要实现500亿的销售目标 。
为了迅速扩大规模 , 当代置业在土地市场开启“买买买”模式 , 并且开始不断发债 , 而且以较高的发债成本闻名业内 。
最终 , 当代置业吃到了苦头 。 2021年10月26日 , 当代置业发布公告表示 , 其于10月25日到期的2.5亿美元、票息12.85厘的美元优先票据 , 发生票据违约 。

之后 , 当代置业宣布委任华利安为财务顾问 , 希望可以解决流动性问题 。 同时 , 股东支援8亿元贷款 , 试图挽回市场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