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法拍房激增”背后:被夸大的弃房断供

济南|“法拍房激增”背后:被夸大的弃房断供


图/IC
“断供法拍房”背后:夸大与隐忧
本刊记者/蒋芷毓
发于2022.3.14总第1035期《中国新闻周刊》
张文昊从没想过房贷断供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他是90后 , 生于甘肃 , 在河北燕郊求学 , 大学时赶上当时低房价的好时期 , 靠创业收入全款在燕郊买了一套房 , 随着生意的发展、资金增多 , 又在2015年底和2017年分别贷款购入了两套二手房 。
2018年 , 张文昊创业遇阻 , 无力还贷 , 加之房价下跌 , 卖房的钱也填补不了剩下的按揭 , 他只能断供 。 大概半年后 , 他接到银行的起诉通知 , 房屋也被冻结 , 最后以101万元司法拍卖成交 。 拍卖结束后 , 张文昊仍然欠银行20多万元 , 最后算下来 , 加上最初买房的首付和其他费用 , 他一共亏掉了近150万元 。
张文昊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 全国法拍房市场正在翻倍 。 根据阿里法拍平台的数据 , 从2017年至2021年 , 全国每年挂拍的住宅用房数量由18.6万套增加至34万套 , 几乎成倍增长 。 截至目前 , 全国法拍房的拍卖总量已超过170万套 。
某个城市法拍房数量激增往往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 不过 , 法拍房并不等于断供房 。 近年来法拍房挂牌量增长较快 , 断供导致的法拍房只是其中一种 。 对于个人而言 , 断供导致的经济、法律后果相当严重;在宏观层面 , 也涉及法律、地方经济、金融稳定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 。
3月2日 ,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举行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 , 提醒了银行在房贷业务上的风险 , “现在房贷在大型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 。 我们反复提醒他们要注意风险 , 很多人买房贷款是为了投资、投机 , 将来万一房价下跌 , 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 对银行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危机” 。
被忽视的后果
张文昊曾“幸运”地赶上了房价升值的大潮 。 燕郊毗邻北京通州区 , 由于房价相比北京要低不少 , 吸引了诸多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在此购房 。 尤其在2016年 , 北京出台楼市“9·30新政” , 要求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 , 北京购房门槛的提高使得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燕郊 , 燕郊房价从而水涨船高 。 根据安居客房价数据 , 燕郊住房均价从2015年约8000元/平方米迅速涨到2017年4月最高点的28611元/平方米 。
2015年底 , 他从农业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套总价150多万元、约87平方米的二手房 , 月供约6000元 。 眼看着房价起飞 , 2017年 , 当时有房产专家预测 , 燕郊的房子恐突破每平方米五万元大关 , 他甚至都没看到房子 , 就给房产中介打了钱 。 2017年3月 , 他买下了一套总价229万元、大约83平方米的二手房 , 除去首付等费用后 , 还向银行贷款124万元 , 每月需要还8000元左右 。
然而 , 短短几个月后 , 燕郊楼市却踩下了刹车 。 2017年6月 , 燕郊限购政策持续升级 , 对外地购房者的三年当地社保及纳税证明有了严格的限制 , 导致燕郊住房需求量下降 , 住房价格持续下跌 , 几近腰斩 。 在购房后短短的一年时间 , 房价缩水了一半 , 张文昊想再卖掉时 , 已经卖不掉了 。 到2020年 , 每月8000元的月供已经无力负担 , 他选择了断供 。
断供后 , 后果是逐渐显现的 。 一开始 , 张文昊有一张银行卡冻结 , 没有收到通知 。 到后来 , 他的微信支付账户也被冻结 , 出行等消费受到限制 , 作为失信人 , 也不能再担任公司法人 。

推荐阅读